NebulaNovaLifeWeekly #12 - 三月·缓慢重启
🌤️ 月度关键词
缓慢重启 / 结构性深入 / 情绪过载 / 冥想稳定器 / 行动少 思考多
🏠 生活
主要没有特别感觉做了什么,就主要聊聊看的这本书
📚 阅读:《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三月核心阅读是复旦大学兰小欢教授的《置身事内》,这本书系统探讨了地方政府投融资机制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复杂互动,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基本事务、财政收支、土地融资、投资与债务等。
下篇:讲述这些机制如何影响宏观现象,如城市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经济结构失衡、中美贸易冲突等。
这是我抓住了一些书中我认为的要点
光伏与液晶电视的价格曲线:12 年降价近 90%,预示着新能源如风能储能的下一波机会。
中国必须发展新能源:不论出于环保或能源安全战略考量,路径都趋同。
📌 如果承认全球变暖事关人类存亡,那就必须发展可再生能源。即便不承认全球变暖,但承认我国传统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构成了国家安全隐患,那也必须发展新能源。
中国 vs 美国居民资产结构:房产 vs 金融资产,决定了两国对政策焦点的不同偏好。
📌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这项调查,城镇居民 2019 年的负债中有 76%是房贷。而从资产端看,城镇居民的主要财产也就是房子。房产占了家庭资产的近七成,其中六成是住房,一成是商铺。而在美国居民的财富中,72%是金融资产,房产占比不到 28%。(15)中国人财富的压舱石是房子,美国人财富的压舱石是金融资产。这个重大差别可以帮助理解两国的一些基本政策,比如中国对房市的重视以及美国对股市的重视。
隧道效应:经济发展带来的相对剥夺焦虑,左道右道都堵,心理难耐。
📌 这种现象被称为"隧道效应"(tunnel effect),形容隧道中两条车道一动一静时,静的那条的焦虑和难耐。
“甲的支出=乙的收入”:当人人勒紧裤腰带,经济系统内的消费链条便会收缩。
📌 但甲的支出就是乙的收入,甲不花钱乙就不挣钱,乙也得压缩支出。大家一起勒紧裤腰带,整个经济就会收缩,大家的收入一起减少。
底层居民在经济转型中收益有限:房子没了,股票也没有,焦虑但无能为力。
📌 但底层百姓并没得到什么实惠,房子在危机中已经没了,手里也没多少股票,眼睁睁看着富人财富屡创新高,非常不满(第五章)。
中美贸易冲突根本在于科技与体制挑战,而非就业影响。
📌 中国制造业崛起和中美贸易对美国的就业冲击其实不重要。相比之下,对美国的技术冲击和挑战更加实实在在,这也是中美贸易冲突和美国技术遏制可能会长期化的根本原因。
政府支出不足:我国在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仅占 GDP 的 13%,远低于 OECD 的 24%。
📌 就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来说,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方面的政府平均支出占到 GDP 的 24%,而我国只有 13%。
这里记录下书里提到的扩展阅读推荐:
《他乡之税:一个乡镇的三十年,一个国家的"隐秘"财政史》
《大国重器》《超级工程》《创新中国》《大国工匠》《军工记忆》
《红色资本:中国的非凡崛起和脆弱的金融基础》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佩蒂斯的两本书从多个角度解释了国际不平衡的前因后果,通俗易懂:《大失衡:贸易、冲突和世界经济的危险前路
《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
大合流:信息技术和新全球化
英国史学家艾伦的《全球经济史》(2015)乔治梅森大学戈德斯通的《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2010),哈佛大学弗里登的《20 世纪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衰》(2017)
复旦大学张军主编的关于深圳模式的论文集(2019)
�� 作者语录:“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
这本书能把很多事讲的很清楚,而且不是翻来覆去的讲,是条理清楚的讲,讲完政策讲道理,再讲当时发生的事互相佐证。之前看过一些书喜欢一个观点重复提,让人很苦恼。当然这本书读完收获满满主要还是因为本身干货较多。
📖 其他阅读
- 列宁《国家与革命》:理解国家机器的产生机制与强制特征,换句话说就是什么是国家
- 莫泊桑短篇小说:寂寞、贫穷与"平凡之死"让人心中一沉
- 这里面有两篇短篇小说《项链》和《羊脂球》,都是关于女性的故事,前者是一个女人为了追求虚荣而失去了一切,后者是一个女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而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两篇小说都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奈和悲哀。再有一篇是以前教材里面的《我的叔叔于勒》,读起来讽刺意味比以前浓厚多了,以前只是觉得好笑,现在觉得有点心酸。
- 《太白金星有点烦》:怎么说呢这个就是套用了西游记的框架讲自己的思想的现代官场小说,没有长安的荔枝那么惊艳,总归也是好看的。不过好看的感觉应该大多来自于共鸣,不无聊但是还是落了俗套。
🏃 运动与健康
三月的运动节奏明显放缓:
- 跑步总里程:18 km
- 抗阻训练:仅 2 次
- 平均睡眠:7.5 小时 / 夜
- 睡眠评分:82 分
睡眠变好的原因归纳于接触了冥想,效果确实超过预期,不知道状态好是因为冥想还是因为睡的好。但是跑量明显降低,可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生活与灵感
🎧 听歌
依然是说唱
- Rapeter《IMGOOD 别担心我》:最强新人,真情实感
- 杨和苏《染缸》:新风格,染的不止是歌,还有内心
- 先是听直火帮专辑的先行曲《祝酒词》:让我对这张专辑拉满了期待,祝我们永远不要油腻。
- 直火帮《巴士的婚礼》:在《爬墙少年》后,我心中的"神专"
📍 特别日常
- 参加了一个婚礼,在隔壁县城,超多人在麦当劳一起拍照还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 看了小米 Ultra 发布会,真好啊。
💭 交给 AI 总结下
🌱「缓慢重启」不是倒退,而是给系统一次清洁重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