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bulaNovaLifeWeekly #02|工具困境
上一周写了仓鼠收集癖,这一期继续写下我遇到的工具困境。 在众多领域,涌现出许多成熟的工具,其中折腾的最厉害的莫过于笔记软件 从记账到博客,再到日常生活中鼠标、键盘、电脑等外设的挑选,我总是在不断折腾。 我曾阅读了两篇引人深思的文章 Use Boring Technology Dan McKinley :: Choose Boring Technology (mcfunley.com) 第一个文章:讨论了复杂事物带来的额外认知负担。作者以播放 4K 电影时遇到的运动平滑问题为例,说明了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浪费的时间。最终,为了与家人愉快地观看电影,他选择了下载 1080p 版本,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个文章:这篇文章更侧重于技术选择。作者指出,语言和架构往往不是最关键的,经验更为重要。例如,使用 PHP 和 MySQL 可能听起来很无聊,但这种组合已经被广泛测试和验证,你遇到的问题可能已有解决方案。 这虽然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但它们引发了我对"折腾"的深思。我一直热衷于尝试新事物,认为这是乐趣的一部分。自大学以来,我就开始探索各种工具,但回顾过去,我发现这些折腾并没有产生真正有价值的成果。我突然意识到,工具的本质就是辅助,它们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 新技术的复杂性确实带来了优势,但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的认知负担。我们不应该墨守成规,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工具的本质。优秀的写作工具虽好,但最终重要的还是文章的内容。不过,我还是想强调,不断尝试新工具本身并非完全没有价值。从 Word 记事到印象笔记、Typora、Obsidian、Notion,以及 LogSeq 和 VSCode,这些工具的尝试帮助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需求,找到了最适合我的笔记软件。 回归记笔记的初衷和本质,其实就是为了辅助思考,为了增长知识和智慧,为了让自己的成长更高效一点。 生产力不是生产的银弹。固然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但质变的产生从来都不是因为生产力。牛爵爷用纸和笔推导出太阳的运行轨迹,两弹元勋们靠算盘造出原子弹,NASA 科学家让 4KB 内存的计算机驱动航天飞机。真正的生产力一直都是人。 ——少数派作者 Iapssherd 注意!适合自己的很重要。 我用我现在用的笔记软件举例:我经常换电脑,所以我期望我不同的设备同步,并且格式统一,找的时候好找,具体就用这样的逻辑我找到了适合我的笔记软件。 同步功能 支持 Markdown 笔记分类 不要苛求 ALLINONE,比如我曾经准备在 Notion 上记账, 后面我发现手机上对数据库关联操作太繁琐了,不得不放弃。有时候我们其实需要专注软件的主要功能会轻松很多。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大道至简朋友们,就像我自己搭的这个 Blog 网站(参考如何 30 分钟搭建一套完整独立博客 (guangzhengli.com)),纯粹的静态网页,没有服务器没有 VPS 没有域名,但是 It is work! 🌟 探索角落 上周的 Hacker 里面有一个关于最棒的网页游戏的讨论 ❓Ask HN: What’s the most beautiful web game you’ve seen? | Hacker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