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bulaNovaLifeWeekly #08|健身入门小记

Weekly 半年前,我决定开始健身。至今,我已经坚持每周五次的锻炼频率。虽然我的体重没有显著下降,但体脂率的减少让我确认自己已经开始走上健康的道路。手臂上的肌肉轮廓开始变得清晰,虽然腹部的脂肪仍显顽固。起初做出改变的契机,是体检时被诊断出脂肪肝的问题。对于那些之前未曾涉足健身房,而现在想要开始锻炼的朋友们,我的经历或许能提供一些启发,尽管这些见解很大程度上带有个人色彩。 选择健身房的考虑 我并不喜欢那些推销气氛浓厚的健身房,因为那些经常催促你办卡的场所可能不具备长期经营的稳定性。因此,在选择健身房时,体验显得尤为重要。短期卡如次卡、周卡、月卡是最佳选择,因为不同的健身房器械和环境不同,关键是看人如何使用这些设施,而不仅是设备本身。只要健身房有哑铃和卧推凳这样的基本设备,就足以满足新手前半年的练习需求。 练习内容 如果目标是减脂,建议进行短时间的无氧训练后进行半小时的有氧运动,并配合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原理是无氧运动消耗糖原,有氧运动则消耗脂肪。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至关重要,因为运动造成的热量消耗并非减脂的关键,关键在于控制饮食。 增肌则需要专注于无氧的力量训练,结合肌肉增大的动作,肌肉通过拉伸、撕裂并在恢复中增长。主要锻炼部位包括胸部、背部和腿部,此外还有手臂和肩膀。传统的三大基本训练动作是卧推、硬拉和深蹲,这些主要针对前三个部位,但训练时会动用多个肌肉群,而不是单一部位。 还有一种关于增强运动能力的核心训练,这个还没有具体实践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专门去了解。 饮食 我几乎不能给出任何饮食建议,因为我没有控制,只是尽量避免油炸食物。 睡眠的重要性 健康的睡眠习惯对恢复和肌肉生长同样重要。我试图每晚保证至少 7 小时的睡眠,并尽量在每天同一时间上床睡觉。规律的睡眠帮助调整身体的生物钟,从而优化恢复过程和能量利用。 心理调适 健身初期,我时常感到挫败,尤其是当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时。然而,我逐渐意识到健身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我学会了设定实际可行的短期目标,并庆祝每一点进步,无论多么微小。这种心态的转变帮助我保持动力和积极性。小重量稳定动作再想着加重。 持续学习和适应 动作千人一面,抖音先看孙两轩关于具体每个训练日的动作合集,比如背部就是引体 和各种划船高位下拉,具体动作细节我去看凯胜王的视频,讲解的比较细节和全面。 🎬 影游日志 《庆余年 2》 评分: ★★★☆☆ 开篇的几集,尤其不适,剧情的推进显得有些迟缓,加之初期对话和情节转换的生硬,可能让人感觉不够流畅。尤其是在细节的处理上,初期节目似乎在努力铺垫和设定背景,但缺乏足够的引人入胜的元素,感到些许失望。 然而,随着剧情的深入,尤其是过了最初的几集之后,节奏开始加快,情节变得更加紧凑。剧集在中后部分明显改善,随着主线任务的展开和角色冲突的激化,可以感受到明显的情绪紧张感和节奏的推动。 《桃花坞 第四季》 评分: ★★★★☆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综艺,喜欢看他们看大海、看日出、看日落,嘻嘻哈哈,然后一起做莫名其妙的行为艺术。 《只狼》 评分: ★★★★☆ 推进进度缓慢

六月 15, 2024 · 1 分钟 · NebulaNova

NebulaNovaLifeWeekly #07|袍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袍哥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五一回去看了一本书,是关于一本描绘川渝地区近代袍哥文化的非虚构作品《袍哥:1940 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袍哥,原名可能源自《诗经》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早期是湖南湖北哥老会的一个别称。这个组织最初是反清复明的秘密结社,而在四川重庆地区,这个组织被称为袍哥。虽然我是四川人但是一起确实从来没听说过这个说法。 书中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用了化名,揭示了袍哥如何在法律的灰色地带维护自己的秩序,以及他们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学徒三年才能出师。沈宝媛评论道:“学徒制度在现存的经济形态下是资本家利用幼小劳动者的一种最畸形、最无理、富有剥削性的坏制度。“许多像具龙这样年纪的小孩,名为学艺,实则整天"作牛马养活着终日无所事事的老板和他们的家小,供他们驱役”,这三年中没有工资报酬,“差不多把他们成长中的生命力全部断送在这机械的劳动里了”(图 11-1)。[8] 书中对学徒制度的批评尤其引人深思,这种制度在当时是一种对年幼劳动者极度剥削的体现。这本书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代法律和道德标准的反思。 法制任重道远,严格立法 选择执法,普遍违法, 从《袍哥》里面第一章就讲到一个袍哥当众杀人的事情,围观民众都没人觉得他犯了杀人罪只是觉得他在执行家法,与吴思的潜规则不谋而合,在法律的背面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一套生存规则,都不说劳动法这个让别人震惊怎么回有一个保障这么完备的法律但是却无人在意。类比电瓶车这个,按照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都应该是 25km/h 但是实际上街道上跑的都大于这个速度,如果大于这个速度应该不能上绿牌并且驾驶员应该持有摩托车驾照,但是显然大部分人都没有。这里不讨论这个新国标具体是否合理,但你既然立法通过那么为何不执行,往往这种小事上对法治的伤害反而是最大的。 🌟 探索角落 Siphon 吸词 Siphon 吸词-每天 5 分钟,一年 1000 词,通过阅读有效积累词汇量 安装插件以后,能够直接收纳单词,并且当其他文章有生单词的时候也会划线 还带复习功能 Articles | Oinam Notes 一个人的文章收集网站,太棒了。 覆盖面比较广,技术生活都涵盖了。 🎬 影游日志 🎵 音乐篇 ★★★★ 《工厂》 评分: ★★★★★ 这首歌的 MV 极大地增强了歌曲本身的情感表达,让人不禁感慨于工厂对家乡的影响。伴随着深沉的旋律,歌词中的故事让人联想到那些无声受害的普通人,以及那些为了生活而不得不接受困境的人们。 关于这个歌想到了两个相当黑色幽默的事情 有一些北京上海的朋友讲到这首歌不知所云,完全看不懂要表达什么。 这让我想起来之前一件事情,我说控辍保学这个工作之艰难,有学生跑到广东去打工,只能由当地老师自掏路费到广东把学生找到,但有位上海朋友说不相信,他说没有人愿意自费,他理解不了。 现实就是,悬崖村是真实存在的,对于老师来说有学生去打工不处分自己都是好的了,还不要说路费报账了。 MV 拍摄地的某官媒下场说 MV 抹黑了当地 和《杀死那个石家庄人》一样,石家庄某一个官媒发过一个《杀不死的石家庄人》。 当你在讲述苦难的时候,有人大摇大摆的告诉你:“你别递刀子了,现在不这样了”。难啊 温铁军有一个观点是在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村地区以低廉的资源和劳动力输出,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而农村自身在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方面却受到忽视。这种不平等的资源分配造成了城乡间显著的发展差距。吃着红利却还不让人诉苦。 说回音乐本身,词肯定是好的,挂上 tone 以后 vibe 也对了编曲起来一身鸡皮疙瘩。emotional rap 本身就常常不够符合传统意义上的正向,但是音乐风格就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是这首歌的听感绝对谈不上难听,甚至相当一部分人会喜欢。我愿称之为真正的艺术。 🎮 游戏篇 《纪元 1800》 状态: 在玩 评分: ★★★★☆ 可能是还没有体验到游戏精髓,模拟城市的游戏,整体上 还不错,但是感觉没有城市天际线那么好玩 ...

五月 10, 2024 · 1 分钟 · NebulaNova

NebulaNovaLifeWeekly #06|写在五一之前

Weekly 写在五一之前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小半年已经过去,周报悄然变成了月报。最初设定每周一更的时候,我以为会有源源不断的素材可以写,因为写之前脑海里总是满满当当的想法,输出欲强烈。但很快我就发现,当没有积累足够的素材时,写作的冲动也随之减弱。这也促使我更多地去阅读,尤其是在长篇著作阅读障碍时,我便转向一些如《原子习惯》、《卡片笔记》等方法论书籍。 我逐渐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书都需要精读。有的书大致浏览一遍就足以把握作者的主旨,许多时候,大量的篇幅只是在反复阐述同一个观点。例如《原子习惯》,这本书虽然是关于心理学和方法论的,但仅仅细读几页,你就会发现作者倾向于使用大量不可考证的例子来支撑他的观点。尽管这些观点本身没有问题—比如如何养成好习惯和摒弃坏习惯的方法都是易懂的—但实际上并不需要死板地按书上的方法来一一实践。 the goal of a book isn’t to get to the last page, it’s to expand your thinking.一本书的目标不是读到最后一页,而是扩展你的思维。 You Are What You Read, Even If You Don’t Always Remember It - Jim Nielsen’s Blog (jim-nielsen.com) 所有被我遗忘的书籍都在无形中塑造了现在的我,尽管我可能已经记不清具体的内容了。这提醒我,每本书都有其价值,不论是立即的启发还是长远的影响。包括不限于书本,我们经历的人和事都无形之中影响我们 🌟 探索角落 Introducing meat–rice: grain with added muscles beefs up protein (nature.com) 牛肉大米 研究人员给大米涂上营养液,然后在上面植入了牛肉细胞,让其生长约一周时间,就变成了牛肉米。 牛肉米呈现粉红色,因为这是细胞培养液的颜色,牛肉细胞本身是无色的。 Shion rise 平替 但是只支持 windows 🎬 影游日志 📺 影视篇 ★★★★ 《热辣滚烫》★★☆☆☆ 热辣滚烫 这个电影给了我和年会不能停一样的观感,表演成分严重,就对比原版来说,原版的人物是一个具体的人具体的角色,他是有完整的成长变化的弧度曲线,人生的起起落落。但是热辣滚烫纯变成贾玲的运动励志片, 贾玲的强烈个人风格和喜剧背景可能在影片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可能会使得电影更偏向于展示其励志和喜剧元素,而不是深入挖掘角色的层次和变化。它更加聚焦于单一明星的表演和励志故事。因为也在健身,对贾玲个人本身是特别敬佩的,大体重健身不仅仅是坚持,还会遇到相当多的运动风险。看了他那个健身花絮,真的太幸苦了。 ...

四月 28, 2024 · 1 分钟 · NebulaNova

NebulaNovaLifeWeekly #05|心血来潮往往会后继乏力

Weekly 心血来潮往往会后继乏力 2024 年的第一个季度已经过去了,很庆幸我在去年年末写了一些今年的展望,这让我现在可以回顾一下。比如健身和读书,到了三月份,健身已经成为我的日常,我发现我不再是在完成任务。 真正的行为改变是身分认同的转变。你也许会因为受激励而开始一个习惯,但要维持下去只有一个原因:这个习惯成为你身分认同的一部分。谁都可以说服自己上健身房或选择健康饮食一、两次,但只要行为背后的信念不改变,就很难维持长期的转变。在成为自我身分的一部分之前,改善都只是暂时的。—《原子习惯》 一开始可能是激励驱动我去养成习惯,但要持续下去,唯一的原因是这个习惯成了我身份的一部分。我已经不再是偶尔去健身房,而是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健身者。现在,我关注的是每次该练什么,而不是去不去。比如今天练胸,后天练背,哪怕时间有冲突,我也能顺理成章地调整,因为这已经是我的生活方式了。 再看看阅读和写作,每天我都想写点什么,周末本应该能轻松写出一篇周报。但当我真的坐下来写时,却发现自己不知道写什么好。难道只写些流水账,列举看了几部电影、读了几本书吗?回想起来,没有及时记录的感受现在只剩下模糊的记忆,这真的很痛苦。所以,我应该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和作家,而不是心血来潮时才想到读书写作。 每次有想法时,我都应该立刻记录下来,而不是等到需要写东西的时候再去拼凑。我希望能像健身一样,让阅读和写作成为我身份的一部分。 这种调整希望可以帮助我真正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和一个爱写作的人。这样,写作和阅读就不再是任务,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 探索角落 Podwise - Podcast knowledge at 10x speed Too many podcasts out there, too little time to listen. 那里的播客太多了,听的时间太少了。 一个可以用 ai 生成播客总结的网站,个人上手用了下,很多火的播客已经总结了,只需要消耗免费次数就能看了。 简介 – 硬地骇客 (hardhacker.com) 这是他们的复盘 我们读什么计算机书 - 尼普学种花 (kneep.github.io) 一个计算机书单推荐 🎬 影游日志 📺 影视篇 ★★★★☆ 《哥斯拉大战金刚》★★★☆☆ 中规中矩 怪兽爽片 绝对谈不上烂 但是也不算好看 《年会不能停》★★★★☆ 足够好笑,足够幽默的悲剧,足够犀利,东北工人大下岗的背景结合现实互联网裁员,大鹏真的是天才。但是很多时候为了梗而梗显得很割裂,人物塑造的特别割裂,相当于为了一个场景的戏就会临时给这个人物塑造一个形象,换一个场景这个角色形象也变了。 🎮 游戏篇 《SIFU》师傅 还差最后一个 Boss,难度不大,剧情也比较简单,粤语配音好评,自我带入叶问了。 🎵 音乐篇 《那小子真帅》-SASIOVERLORD 同质化严重,但是有一首里面 call 了之前和马师的 Beef 还挺爽的,突然想到都三十岁了才被叫做新生代。成熟的创作者都面临同质化的问题,但同时也意味着作品水平都在线。 ...

四月 19, 2024 · 1 分钟 · NebulaNova

NebulaNovaLifeWeekly #04|杀死内心的批评者

周报第五期,按当初开刊时间计算,现在应该是第 15 期了。距离上一次发布应该是 9 周之前,年前虽然写了两篇但是感觉极度的空洞且缺乏内容,就想年后丰富一下,可是事实就是事情一旦搁置起来就想不起来了。 How to Build a Better Writing Habit - Ness Labs 但是现实就是这样,阅读文字会再次激发我的创作欲,反之亦然,缺失阅读沉迷短视频的时光会让整个人变得异常疲惫。 在停笔的日子,有虚度光阴的感觉,写作应该是最简单实践的创作,如让我创作一首歌创作一副画那指定是搞不定的,即使如此简单的事我都无法践行属实羞愧。即使没有内容,但也能够对支持认可的东西发出声援也算是写作的意义。 没有必要谨慎对待 太过于重视这个事导致写好的东西不敢发出来,难产就成了常态。平衡看待这个事应该才是对的,不太过于敷衍的对待,也不要谨慎对待。 ✈️ 旅行 🤔️ 年前去海南,大海会让你感受无比的宁静。没有潜水没有冲浪 🏄,就只是出海感受一切,感受夕阳大海。放松的出行才是真正的旅行,匆匆打卡实在是折腾。 下班 💡 开始做无氧力量训练了,难得感觉到肌肉的撕裂感,现在保持频率至少一周一次了,希望继续保持,也算做到今年展望的目标之一。还是要感概注意安全,新手上哑铃一定小心,感觉这东西很容易受伤。 🌟 探索角落 smart-toc 智能侧边栏 根据你的标题生成侧边栏 🎬 影游日志 📺 影视篇 ★★★★ 《第二十条》★★★☆☆ 《狗剩快跑》 ★★★☆☆ 《大王别慌张》★★★☆☆ 《繁花》★★★★★ 《瑞克和莫蒂 第六季》★★★★☆ 🎬 电影篇 《指环王》★★☆☆☆ 《周处除三害》★★★★★ 《沙丘 2》★★★★★ 《周处除三害》典故与现实,爽片,开头拳拳到肉的打击感,到中间枪枪快感,再到最后唏嘘。院线电影能看到这种程度还是难得的。口碑爆了,票房也爆了,但是也看到一些评价说:“尬吹,没有吃过好的”。实际情况的就是大家其实是有意愿在电影院线下的观影需求的,但是长期以来缺失这种能带给 你爽的电影。本身电影质感不错,最近院线电影质感真的好差,这部却没有劣质低成本的感觉,有追逐有打斗有有潜伏也有细腻的感情戏, 有一些精妙绝伦的镜头,虽然剧情有些许硬伤但是仍然不失为一部好片。 甚至最后还能给你带来一个小小的反转。删减是有一点,但是不多,改了爆头的镜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给我一股低俗小说的感觉,线下大荧幕看到这样的影片是值的一去的 《沙丘 2》全程高潮,第一部铺垫的太多以至于有些许压抑,不过也是让这一部高潮迭起的基石。你以为已经到了燃点后面还有更燃的。 🎮 游戏篇 《小小梦魇 2》★★★★☆ 《小丑牌》(balatro) ★★★★★ 《欧洲卡车 2》★★★☆☆ ...

四月 1, 2024 · 1 分钟 · NebulaNova